一、不能缺失的人文教學
古人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比宋慕逃?、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是人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符合人文、社會、自然和諧統一的客觀規律,是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世界潮流。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高等教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設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設計教育迅速成長。這無疑給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在日益強調科學技術的當今社會,像設計這種獨具人文色彩的學科被大批量模式化的發展,使得設計教育遠遠背離了“包豪斯”的初衷。作為為社會培養輸出人才的高校,工業設計教育開展的如何呢?本文試圖從工業設計教育的一些現狀出發,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工業設計教育更需要提倡人文精神。
其一,應強設計教育中的人文學科(包括文學、史學、哲學、美學等)選修課程的課時比例。在我國高等藝術院校中,由于招生時對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很低,新生入學時的人文基礎知識一般比較薄弱。因此對入學后的新生及時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在海外及港臺地區,人文素質教育被稱為“通識教育”,它旨在通過各種人文知識教育和其他多元化的實踐方式,來達成人的全面發展。它的使命包括:補缺、糾偏,擺脫功利主義的狹隘與淺薄;整合、貫通,由知識的學習漸臻智慧的領悟;超越功利,超越“小我”,弘揚新的具有涵蓋性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實在是療救功利主義的一劑良方。
其二,在設計專業課的教學中,應當注意人文知識與人文精神的融合與滲透。藝術設計教學除了在公共選修課中講授人文文化知識以外,還應將相關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融入設計專業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使二者有機的整合。比如,在講工業設計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工業的意識形態功能,來強調設計人應該負有的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在講授公益工業設計課時,教師可以結合社會公德、環境倫理和全球倫理等方面的問題(如環境保護、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等等),布置課題,讓同學們通過作業實踐,深入思考這些關乎人類命運的重大現實問題,以培養他們的愛心、責任感與情操。而在工藝史、陶瓷設計、等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則可以隨時穿插,講解一些人文文化知識和優秀的人類文化遺產,以增強學生的人文修養和對歷史文脈的把握,從而使他們能夠在設計實踐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內涵。
其三,除了在課堂上加強人文知識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外,還應通過各種講座、論壇、報刊以及其他輿論形式,在大學校園中喚起對商業化及功利主義的警覺意識,建立起對各種流行思潮的批判性思考。從歷史上看,各國的大學均不同程度地扮演了“社會良心”的角色,因為,大學是知識分子群體的集中地。由于“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他們不屬于任何特定的經濟階級,知識和思想是他們唯一的憑藉,所以他們才能堅持自己的思想信念,以獨立不羈的精神人格,對各種社會現象持客觀的批判態度。
當然,我們所說的大學的批判,其性質有別于流行的傳媒觀點和市井牢騷,它是一種建立在人類社會主流價值觀基礎之上的、具有嚴肅的學術精神和學理支撐的批判形式。面對社會上流行的各種庸俗化、功利化思潮,只有充分發揮大學的批判功能對其進行抵制和清理,才有可能在校園中重新建立起一種健全的、富有涵蓋性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系和意識形態,從而給大學生的人生觀以正確的導向,使他們成為既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素養的高質量的人才。
二、人文精神是藝術設計教學所需
人文精神能夠引領我們提升設計理念,提高設計作品的文化藝術質量。好的設計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藝術設計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則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人文涵養及作品創造力。對于一個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理論思維尤其重要。因為理論和藝術家的思想緊密相連。有了對藝術和設計全面的、客觀的、理性的反思,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而獲得這“人生的智慧”,具備理論思維的能力,卻要求個人擁有全面的文化素養和不斷開拓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藝術素質,尤其是人文基礎。而這正是當前藝術院校學生所普遍欠缺的。
那種忽視理論教學的錯誤思想的根源,就是在目前美術教育界,有一種普遍存在于學校、學生、社會三者之間的傾向把高等美術與設計教育等同為一種職業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心態。這種錯誤傾向認為教育應當以市場需要、社會潮流為向導,這樣學校會有源源不斷的利益,學生畢業后可以自然而然的找到一份收入可觀的工作。因此,實踐、技能等專業技能訓練作為“社會問題”應當成為藝術和設計教育的主體,以便“盡快適應社會”,在校學生要過多的考慮“出路”“生成”等等所謂“現實問題”,認為學到技術,獲得生成的基本物質保障就是學習藝術和設計專業的最大意義,而認為哲學、美學、歷史、藝術理論等人文基礎課程與專業的關系不大。這是不利于工業設計學科的建設的。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促使新的藝術形式甚至藝術門類不斷產生是藝術自我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像藝術設計學科的確立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一樣。對于這些藝術現象,我們當然需要開發、接受、對話、研究,任何視而不見或以加以排斥的保守心態顯然是錯誤的。但學術不是時尚,在如此紛繁復雜的圖像世界中,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教育的目標不是趕時髦,而是培養完善的人格。因此教育不能短視,不能只顧當代社會與眼前的利益。這點應該是很容易被認同的。中國高等美術教育不必忙于惑對紛繁復雜的現代藝術現象并爭先建立名稱奇特的新專業,東輒就對自己已有的教學能力和體系產生懷疑。我們似乎更應該以學術研究的姿態和熱情,在面對形形色色的藝術現象之時重建并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體系化的、廣義上的基礎性學科(尤其是加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比重),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與人文教養,并且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人文基礎的重要性。這樣,我們才能尋找到能夠面對并解決一切現代藝術現象所帶來的困惑的根本方法。
三、拓寬藝術設計教學的人文精神
眾所周知,本科階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基礎教育,但這與培養研究型人才設想不是矛盾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專業或職業教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訓(盡管這些也是設計教育的一部分),它至少應該為培養研究型人才創造條件。所謂的研究型人才,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精、專、深”,即對某一點、某一個專門領域的深入鉆研。對于本科階段來說,“研究”應該泛指一種具有反思價值的、對所從事的藝術現象的形而上的、上升為理論層面的思考。能夠發現前人不曾涉足的新問題,促使反思把問題轉化成對于本質的思考,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且很可能就是一項有學術價值的研究的先導。應該承認,沒有思想的藝術和設計專業的學生,可能承擔一般技術人員的角色,卻無法成長為真正的藝術家。這種能力確是每個高等藝術院校的學生都應該在本科階段逐漸形成的。這種反思勢必要以開拓的人文視野與修養作為依托。因此,加強人文基礎課程的比重與培養研究型人才的目標不是矛盾的??梢韵胂?,忽視了文、史、哲的學習和對歷史上優秀思想發展歷程的研究,不利于在學習中懷疑、反思、求逆,因而更無法以思想者得敏銳在專業領域內去發現問題。
這種思想對社會的影響是容易導致對藝術和設計審美教育職能的疏忽。作為藝術教育的門類,美術和設計教育當然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和設計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活動,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維系著一個審美的心胸,這種審美的心胸并不僅僅局限于藝術接受階段。從社會學的層面上講,藝術和設計教育還承擔著對全社會的審美教育的職能,這種審美教育對于提高社會的審美意識和精神文明的建設都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我們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面對科學技術生產所造成的人類精神家園的異化,重新建立一個和諧的、綠色的生存環境所不可缺少的。然而,“功利”的意識卻過早的滲透到藝術教育的課堂,一系列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成了學生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物欲的誘惑侵入學子的視域,藝術商品化、市場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很難是學生對藝術保持單純的、新鮮的審美態度。這些行為作為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的重要意義,但是一旦這些內容成為藝術院校的主要課程,其危害是吳庸質疑的。因為這樣的思想帶到社會之后會產生消解藝術審美本體的惡性循環。
我們從以上的反思與辨析中,大體可以明白:在現代藝術設計教學中,只講工具理性和實用主義,不講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不行;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地簡單照搬西方“啟蒙”以來的“人文精神”用于我國的教學實際,也不行。本文認為,要想有效地抵制工具理性和實用主義的侵蝕,糾正當前設計教學中的隱患與失誤,還需有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應對措施。
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等設計教育和其他學科的教育一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實用性和學術性之間尋求合理的張力并重塑大學的社會形象”,這對所有的教育者,研究者和決策者都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重大考驗和現實課題。
[參考文獻]
[1]杜維明:《人文精神與全球倫理》,載《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龔放:《現代大學通識教育之我見》,載《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2期。
[3]朱小蔓:《教育的問題與挑戰:思想的回應》,第247頁、第212頁,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