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迪特·拉姆斯大學攻讀建筑學專業,但是畢業以后卻致力于工業設計,產品設計事業,是德國著名品牌博朗公司首席設計師;拉姆斯吸收了烏爾姆造型學院的教育理念,在博朗公司的設計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設計十誡”,并提出“少,卻更好”的設計理念;他強調產品在功能的前提下,要盡可能提供便利的操作界面;他認為產品外表上的華麗是一種視覺污染,產品的外形在視覺上應該盡量做到簡約;他主張設計要“少”但不缺乏精致的細節,強調關注產品的功能性與技術質量。
關鍵詞:迪特·拉姆斯;便利;簡約;細節;功能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為了盡快恢復經濟、重建家園,戰爭中被解散的德意志制造聯盟重新成立,百廢待興的前聯邦德國(即西德)意識到工業設計在制造業中的重要性,1953年,烏爾姆造型學院(Ulm Institute of Design)隨之應運而生,前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也紛紛通過議案,提供資金籌辦工業設計協會,推動工業設計的發展。[1]二戰前德國包豪斯其簡明、實用的設計宗旨,盡管影響了50年代的設計風格,到60年代,由于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先鋒派實驗與波普藝術的崛起,以及對功能主義的猛烈批判等等,無不影響并導致了這一時期設計的多元化傾向,特別是促成了后現代主義在歐美的繁榮和發展。在這種國際設計大趨勢下,德國的設計師們也一直在尋找本土設計風格與國際設計潮流的有機統一。在這個過程中,繼承包豪斯設計傳統的“功能主義”設計流派,歷經沉浮,終于鞏固了它在聯邦德國設計領域中的主導地位。而迪特·拉姆斯就是“新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創立的簡約設計風格,對德國乃至國際工業設計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2]直至今天,很多產品造型及其用戶界面設計,特別是在蘋果(Apple)公司的一系列產品中,依然可以發現大量迪特·拉姆斯的設計手法和設計語言。
3、精致的細節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圖1)德國工業設計之父,[3]當代“簡約主義”風格的代表人物、“新功能主義“的創始人和代言人。拉姆斯建立起了20世紀工業設計的標準,被譽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活著的最偉大的設計師”以及“設計師中的設計師”。[4]拉姆斯1932年出生于德國西南部溫泉療養城市威斯巴登(Wiesbaden)的一個木匠家庭。他回憶起兒時在家看爺爺做木柜,爺爺木工活的那種精細和質樸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5]1947年(15歲),拉姆斯在威斯巴登工藝學校(Wiesbaden School of Art)攻讀室內設計專業,在其改讀建筑學之前還在那里學過一年的木工。1953年(21歲)建筑學專業畢業的拉姆斯曾為建筑師奧圖·阿培爾(Otto Apel,1906~1966)工作過,直至1955年(23歲),隨后他不再從事建筑設計工作而是加入家電用品制造商博朗(Braun)的設計部門,同時期博朗公司建立起與烏爾姆造型學院的產學研合作關系,1961年(29歲)拉姆斯晉升為博朗首席設計師,一直到1995年(63歲)仍留有這個頭銜。
拉姆斯曾經闡述“簡約”的設計理念是“少,卻更好”(Less,but better),比現代派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更進一步。作為一代設計大師,拉姆斯有十條關于優秀設計的準則,被稱為“設計十誡”(或稱“設計的十項原則”)。拉姆斯認為好的設計是創新的、實用的、唯美的、讓產品說話、謙虛的、誠實的、堅固耐用、細致的、環保的、極簡的。[6]他與他的設計團隊為博朗設計出很多經典的產品,包括著名的收音留聲機SK-4和高品質的D系列幻燈片投影儀D45、D46。1960年(28歲)他為家具制造商維松(Vitsoe)設計606萬用置物柜套裝而聞名于世。他的許多設計,如計算器、榨汁機、收音機、音響和家具用品,已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迪特·拉姆斯領導博朗公司設計部門將近30年,直到他在1998年(66歲)退休。之后他的動向繼續受到設計界的密切關注,也常有他的設計作品回顧展在世界巡回展出。[7]
二、迪特·拉姆斯作品解讀
20世紀50年代中期,拉姆斯等一批年輕設計師就職于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博朗公司,并開始成立設計部,還和烏爾姆造型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8]他把烏爾姆造型學院的理性設計原則完美地結合在博朗公司的產品設計實踐中,他將現代派大師密斯“少即是多”的觀點進一步發展為“少,卻更好”的設計信條。從產品設計到家具設計,迪特·拉姆斯用大量經典的設計作品創立了簡約設計風格,便利的操作、簡約的視覺以及精致的細節是拉姆斯對現代設計的理解與思考,他的這些設計理念不僅影響著整個近代設計的進程,同時也在全世界范圍內深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設計師和設計教育者。
1、便利的操作
簡單直觀的設計不僅是讓人對產品的架構有清晰的認識,也搭建了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橋梁。而設計的最高境界,莫過于看到產品就知道如何使用它。功能集中的按鍵加上友好的使用界面,無需過多的說明,便能知道如何操作及使用。1956年(24歲)拉姆斯和烏爾姆造型學院的產品設計系主任漢斯·古戈洛特(Hans Gugelot,1920~1965)共同設計了一個收音機和留聲機的組合裝置 SK 4收音留聲機(圖 2),由于其突出的功能主義的簡潔造型,在當時被戲稱為“白雪公主之棺”(Snow White’s Coffin)。正是這款體現出高度理性特征和美感的產品,以及博朗公司隨后所推出的一系列產品,開創了德國功能主義產品設計的時代,成為設計史上最為經典的產品之一。[9]其極具代表性的設計是采用了白色的金屬外表,而不再是當時人們設計通用的木質外殼,所有的按鍵和零部件都化為了簡潔的圓形或者長方形,跳出了以往留聲機固有的木質家具感,在當時來說這是極具創新的。另外,這件作品為人稱道的設計點是其對于用戶體驗的特別關注。拉姆斯將唱機轉盤、唱臂和控制開關全部都設計在機身頂部,將操作功能集中在同一界面,其理性簡潔的人機界面設計布局使用戶無須在使用的過程中彎腰,使用起來十分便利。SK4最為成功的設計點,也是其被戲稱為“白雪公主之棺”的緣由,就是它頂部的透明塑料玻璃罩的設計。當時塑料玻璃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剛剛進入市場,拉姆斯大膽地采用了它,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不影響音效,而且中和了金屬材料本身特有的冷漠感,塑料透明外殼更是讓人機界面一目了然,操作便利的同時,透著不一樣的理性之美。
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產品的功能也不斷的升級和改造。功能越強大,它的操作就越復雜。這給使用者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擾,使得操作起來更加麻煩。拉姆斯在要求產品有優良品質和先進技術的前提下,提出把產品設計得更高效實用且便利,拉姆斯認為好的產品本身就是個說明書,其設計也是朝著這一方向去發展。他設計的東西,不需要看產品說明書,便可直接操作。1958年(26歲),拉姆斯為博朗公司設計了博朗T3口袋收音機(圖3),操作界面上的按鍵和調頻旋鈕布局簡單、直觀,不常用的部件及插孔都被安排到收音機的側面。他把復雜的線路都設計到機身內部隱藏起來,并將喇叭開創性地設計在產品的外表,這種產品功能的集中和人機操作的便利、易用,在后來也深深地影響了蘋果公司的設計,如iPod系列。而這正與拉姆斯所提出的,被設計界奉為圭臬的“設計十誡”的其中一條相呼應:“好的設計讓產品說話?!?sup>[10]
2、簡約的視覺
迪特·拉姆斯設計的產品給人們傳達出一種感覺,簡約而不簡單,深沉而不沉重。[11]拉姆斯所設計的產品色彩幾乎一律都是樸素的白色,方形邊框和直線條的運用是其產品外觀上最顯著的特色,一同傳遞著精密、靜謐又大氣的質感魅力。他在“設計十誡”中提出好的設計是極簡的,更是唯美的,他認為,一件工業產品的美是“誠實的、協調的、簡單的、謹慎的和中庸的”?!皩徝馈保ˋesthetic)與“美麗”(Beauty)不同,后者更多停留在感官上,而工業產品的美是與它的功能分不開的,也就是產品功能所體現出來的功能美。拉姆斯的“設計十誡”以及他獨特的設計理念形成于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這也恰好處于一個過度消費遭到質疑和批判的時期。當時很多產品設計利用了消費者的時尚需求投機取巧,設計浮于表面的華麗裝飾且缺少功能性的考慮,拉姆斯認為這是一種“視覺的污染”,這種“視覺的污染”跟空氣和水的污染沒有什么差別。
拉姆斯把簡約的理念發揮到極致,不僅是他的產品設計,更是延伸到除產品設計之外更廣泛的層面。拉姆斯在職業生涯中除了為博朗公司設計產品外,還與英國的維松(Vitsoe)公司也有過一次合作。1960年(28歲),拉姆斯為維松設計了模塊化的606萬用置物柜套裝(圖4)。這套家具延續了系列模塊化的設計理念,拉姆斯幾乎盡他所能把這套家具系統做到完美。這套家具顏色上采用樸素的白色基調,造型上方形和直線的元素運用得恰到好處。整體視覺上,這套家具與書桌、茶幾、書柜可以相互間完美搭配,一點都不突兀。[12]
談到博朗的設計時,拉姆斯喜歡引用埃爾文·布勞恩注1(Erwin Braun,1921~1992)的比喻:“產品應該是簡約和謙遜的,在視覺和聽覺上盡可能地歸于平淡。它們可以很好地融入家居環境中”。拉姆斯的進一步解釋是:“我希望能設計出為日常所用的產品,不會刺激我們的眼睛和其他感官?!?sup> [13]拉姆斯能夠在博朗從事工作長達40年,很大程度上歸于他與公司的管理者及其他設計師們設計理念上的一致。他們認為,設計不是為了做出華麗的東西,也不是為了懷舊,而是大批量創造出具有功能性的、且是簡約的,可以提升人們日常生活品質的產品。如1972年(40歲)拉姆斯為博朗公司設計的MPZ 21 multipress榨汁機(如圖5所示),樸素的白色,簡潔的幾何造型,視覺上極簡到除了功能的體現,幾乎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
一、迪特·拉姆斯簡介
在拉姆斯的“設計十誡”中認為“好的設計是細致的”。拉姆斯所提出的“少,卻更好”與建筑大師密斯的名言“少即是多”是有區別的。密斯將“少”在建筑設計中表現到了極致,追求建筑風格上的絕對單純,而拉姆斯將“少”但不缺乏細節的設計理念運用到博朗的產品設計中來,透過產品來展現產品精致的細節。高品質隱藏在產品內部,這些細節,有的顯而易見,也有的難以察覺。如圖6所示,為1961年(29歲)拉姆斯為博朗設計的RT20 收音機,圓形的揚聲器,整齊有序的旋鈕,透明的調頻指示,每個細節都十分講究,整個收音機設計得精致但又不失和諧的美感。拉姆斯認為,通過繁瑣浮夸的表面設計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是不能得到情感上的回應的。只有在設計里越少地加入信息,才越能引起消費者情感上的回應。而這種情感回應,則需要在細節中才得以實現。[14]
拉姆斯認為簡潔和質樸在精神上遠遠好于復雜和裝飾。1987年(55歲)拉姆斯與迪特里?!尾妓梗―ietrich Lubs,1938~)一起為博朗設計的 ET66 計算器(圖7),可以看出其對產品細節上的精致追求。清晰的人機界面上,分別單獨設置了輸入和輸出鍵,并用紅色和綠色來區別,而其余按鍵的顏色都頗為嚴謹。顏色的分類不僅僅是外觀上的美觀,更重要的是它將代表功能區別,一個功能區域就是一個統一的顏色。按鍵外形被設計成向上凸起的圓形,而不是有稍微下陷的凹面。這是因為設計師們在反復模擬測試后得出了一個結論:對于用戶來說,能否準確地觸摸到按鍵,相對于按鍵按下去的手感來說更為重要。拉姆斯對于他所設計的產品,即使是在按鍵這樣的小細節上,也是全部基于實用性和功能性的考量。他要求每一個零件和內部結構都要與最后的設計結果掛鉤,關注功能性與技術質量,使這些精致的細節最終化為一種精簡、凝練的設計語言。
三、結語
迪特·拉姆斯具有德國人嚴謹、細致的特點,在吸收烏爾姆造型學院的教育理念之后,他將自己對設計、生活的理解通過產品詮釋出來,逐漸形成了一套優秀的產品設計理念,“大道至簡,平淡為歸”是對拉姆斯的設計哲學最好的詮釋。運用現代工業的技術和材料,充分發揮設計的作用,把產品的功能部位集中表達在直觀的用戶界面上,使產品操作起來更高效便利;通過形態規整的幾何造型,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在產品外觀方面取舍適當,達到視覺上的簡約效果;“少,卻更好”,但少并非無,產品的每一個細節設計上,都是經過考究以及反復測試后的結果,細節上的精益求精體現了拉姆斯的功能主義思想。
拉姆斯將他“操作便利、視覺簡約、細節精致”的設計理念完美地運用到產品設計當中,不僅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也促進了品牌的知名度。這些優秀的設計理念在實踐中逐漸完善,從工業設計領域推廣到各個設計行業當中成為標準,德國設計由此成為世界優秀設計的代名詞。
注釋
注1:埃爾文·布勞恩(Erwin Braun,1921~1992),德國博朗公司創始人馬克斯·布勞恩(Max Braun)之子,1951年馬克斯·布勞恩去世,埃爾文·布勞恩和弟弟阿圖爾·布勞恩共同執掌博朗帝國。
參考文獻
[1]張曉穎.連結歷史與未來——介紹德國著名工業設計家迪特·拉姆斯的設計思想[J].學習與
實踐.1995(06):52
[2]黃奕佳.極簡主義產品設計研究及內涵探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03):37
[3]江文鳳.跨時代的設計——德國工業設計之父迪特·拉姆斯[J].現代裝飾(理論),2015(01):88
[4]張茜.德國工業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J].工業設計,2015(03):20
[5]TomDyckhoff,謝秀棟.迪特爾·拉姆斯:我們這個世界的塑造者[J].英語文摘.2010(01):16
[6]百度百科——包豪斯的隱秘傳承:
//wenku.baidu.com/link?url=2vf5VZu7lfqlkws6DGt52bxohNHsz3uBm3OEb1Ua_K8LsJ-
LuvhNg4C6F-4a67bbwUpY4sp1uv5MPWBtOg5BazhRIfact73NKWMsSRF4-Ha
[7]百度百科——迪特·拉姆斯:
//baike.baidu.com/link?url=xT5dBcLyNcLbNYm6sbtAm8WvNgpNpnQENKRl0rJ9_VlLwIy
GsoGtOy5pqafPE1xPUui0RglEgwbKEm0CnRIl4K
[8]百度文庫——德國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
//wenku.baidu.com/view/f58f5319763231126edb1157.html
[9]張茫茫,尹航.從“白雪公主之棺”到新功能主義——用戶界面設計的回歸[J].裝飾.2014(12):33
[10] [13] [14]本刊編輯部.理念與表象;極簡主義經典設計[J].裝飾.2014(10):34-35
[11]Leeble.減與增:迪特爾·拉姆斯的設計哲學[J]設計.2011(11):77
[12]藝術中國.Dieter Rams 迪特·拉姆斯現代設計原則[EB/OL].[2011.10.25].
//art.china.cn/sheji/2011-10/25/content_4570670_2.html
圖片出處
圖1://www.awwwards.com/less-but-better-dieter-rams-s-influence-on-today-s-ui-
design.html
圖2://www.ideamsg.com/2012/01/dieter-rams/
圖3://www.ideamsg.com/2012/01/dieter-rams/
圖4://zhan.renren.com/id25111101?gid=3602888498027509155&from=post&checked=true
圖5://www.ideamsg.com/2012/01/dieter-rams/
圖6://www.awwwards.com/less-but-better-dieter-rams-s-influence-on-today-s-ui-
design.html
圖7://donglei.name/2014/10/dieter-rams.html
作者:聶作鵬 吳 衛(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作者簡介
1、聶作鵬(1992~),男,湖南常德人,2014年畢業于湖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現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14級研究生,主修視覺傳達設計。通訊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業大學河西校區學生宿舍25棟320,412007。聯系電話:15673317390。
2、吳衛(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學日本千葉大學デザイン學科。曾任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現為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處處長、湖南省包裝設計藝術與技術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委員、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南省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F主要從事傳統藝術符號和高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通訊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泰山路88號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處,412007。
? 項目名稱:2014年1月-2016年12月湖南工業大學2013年研究生精品課程《設計藝術原理》,項目編號:KC1302。
本文已發表在《設計》2016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