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jmsoa"></small>
    1. <i id="jmsoa"></i>

        1.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1日

          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

          行動計劃(2015-2017年)

            為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關于實施工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推進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ㄒ唬┬袆铀悸?。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戰場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新一輪技術改造為主抓手改造提升現有產業,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和粵東西北產業園區為重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充分發揮工業在促進經濟增長、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中的主力軍作用,以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廣東經濟轉型升級。

           ?。ǘ┲笇г瓌t。

            ——創新引領與開放合作相結合。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工業創新體系,強化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水平。充分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大力引進來、走出去,突破制約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工業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工業領域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環境營造,綜合運用財稅、產業、金融、土地、人才、貿易等政策,引導生產要素向工業高端領域集聚。全面推進工業領域深化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高端化智能化與集約化綠色化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工業轉型升級中的先導和牽引作用,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轉變。完善產業鏈條,提升配套水平,促進產業集聚,強化節約集約用地,堅持高端引進和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產業由價值鏈中低端向高端提升,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調整存量與優化增量相結合。支持現有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實施技術改造,增資擴產,提高效益,提升存量工業發展水平。加快發展以先進裝備制造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培育發展互聯網產業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建設工業發展重大平臺和載體,引進和發展高端生產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ㄈ┲饕繕?。
            到2017年末,我省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步伐進一步加快,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明顯提升,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形成國內領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工業體系,穩步實現由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轉變。

            ——質量效益明顯提高。到201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29300億元增長到36900億元,年均增長8%左右,實現增加值增量7600億元,其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實現增加值增量2000億元,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增量1500億元,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量1600億元,粵東西北產業園區實現增加值增量9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從2014年的20.75萬元/人提升到22萬元/人左右,主要工業產品基本按照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產品質量明顯提升。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到201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從2014年的1.17%提升到1.3%;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從2014年的5.18萬億元增長到6.9萬億元,年均增長10%;工業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從2014年的1.7萬件增長到2.1萬件,年均增長8%;工業企業PCT(專利國際合作協定)國際專利申請量從2014年的1.3萬件增長到1.7萬件,年均增長10%。

            

          ——工業結構持續優化。到2017年末,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左右,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4年的48.1%提高到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左右,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4年的5.6%提高到6.2%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4年的25.7%提高到27%以上;主要傳統制造業進一步改造提升,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工業骨干企業加快做大做強,全省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工業企業125家左右,年均增長10%,50-100億元工業企業160家左右,年均增長12%;中小微工業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二、重點攻堅行動

           ?。ㄋ模娀髽I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工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1.工作目標。
            至2017年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3%,三年累計提高0.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比例達16%,三年累計提高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等達2800家,比2014年末增加750家左右,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規模與品牌位居世界前列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2015-2017年分年度目標

            ——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12%,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達到2300家。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14%,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達到2550家。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16%,大型工業骨干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達到2800家。

            2.重點任務。

            ——鼓勵和支持大型企業發揮創新骨干作用。實施大型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支持工業骨干企業創建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組建重點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建設中央研究院,開展前沿先導技術研發和重大戰略產品開發。支持大型骨干企業牽頭組建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重大專項,重點在先進制造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完善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孵化器。支持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創業載體發展。建立健全各種類型的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創新服務。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財政資金補助制度和風險補償制度。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引導作用,支持種子期、初創期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實施科技創新后補助制度,引導中小微企業向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購買技術服務以及開展產學研合作活動。組建省級科技創新孵化股份公司,建立省級規模的創新驅動孵化園區。(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財政廳、國資委、金融辦,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組織科技成果產業對接活動,支持工業骨干企業牽頭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完善科技成果評價和激勵機制,支持和引導高校、科研機構及科技人員積極參與企業技術研發、推廣和產業化工作。加快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骨干企業千百億名牌培育工作,推動一批重點工業企業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及區域品牌培育試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體系。支持以企業為主導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依托行業領軍企業、骨干轉制院所、高水平大學,整合創新資源,推動建設一批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促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平臺聯合產業化需求方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提升集成創新能力。實施省新興產業創投計劃,推進金融、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財政廳、金融辦,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跨國企業。支持本土工業企業積極參與歐美再工業化進程,通過并購、重組、戰略合作等形式,以“資本換技術”,獲取歐美發達市場知名品牌、高新技術、營銷渠道、高端人才等資源。重點支持一批創新型企業在境外設立、收購研發機構,通過境外科技創新帶動國內產品和技術升級,形成一批國際化的自主品牌和在部分先進技術領域具有較強國際話語權的本土跨國企業。(省商務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ㄎ澹嵤┬乱惠喖夹g改造,重塑工業轉型升級新優勢。

            1.工作目標。
            至2017年末,全省三年累計引導2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元的企業8000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0%以上;三年累計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9430億元,年均增長27.5%左右;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4400億元,年均增長16%左右;國家和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達500家,其中通過國家和省認定的企業250家。

          2015-2017年分年度目標

            ——2015年,引導55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元企業2500家。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450億元,帶動工業投資9800億元。國家和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達200家,其中通過國家和省認定的企業70家。
            ——2016年,引導65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元企業2600家。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100億元,帶動工業投資11400億元。國家和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達300家,其中通過國家和省認定的企業150家。
            ——2017年,引導8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元企業2900家。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880億元,帶動工業投資13200億元。國家和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達500家,其中通過國家和省認定的企業250家。

          2.重點任務。

            ——引導企業擴產增效。以股權投資、貸款貼息、事后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對符合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優的項目增加投資,引導企業重點投向優質技術改造項目,擴大生產規模。支持企業對產業鏈中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等進行整體技術改造,推廣共性適用技術,帶動產業集聚發展。鼓勵企業按照國內外先進標準改造提升現有產品,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商務廳、國資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推動企業設備更新。支持勞動密集型行業購置先進適用設備,在重復勞動特征明顯、勞動強度大的行業全面推行設備更新,普及現代制造模式。推進優勢傳統工業企業購置先進適用設備,實施設備更新。鼓勵推廣應用首臺(套)裝備。(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商務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產業。實施“互聯網+”戰略,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支持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成果應用,改造企業生產工藝和業務流程,提高企業創新水平、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擴大“兩化”融合貫標試點規模,在家電、家具、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材、金屬制品、造紙輕工、中醫藥、體育用品等行業開展兩化融合專項行動,推動一批傳統工業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開展交流對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股權投資、事后獎補等方式,支持工業領域質量認證、試驗檢測、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新建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支持現有平臺的升級改造,建立完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開展技術改造投資動態監測和服務。構建并啟用全省技術改造投資監測系統,做好企業技術改造動態監測。完善并定期調整發布《廣東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目錄》,引導企業和社會投資方向。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形成上下聯動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支撐格局。組織政銀企技術改造項目對接活動,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推薦優質技術改造項目。(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統計局、金融辦,廣東銀監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涌熘榻靼断冗M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提升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和粵東西北產業園區發展質量,培育工業轉型升級新增長極。

            1.工作目標。
            至2017年末,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三年累計實現投資4500億元;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從2014年的2300億元提高到3800億元,年均增長18%;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通用航空裝備等產業鏈,成為國內領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到2017年末,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5100億元提高到6700億元,年均增長10%;自主配套能力不斷加強,終端產品價值鏈進一步提升,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到2017年末,粵東西北產業園區(含惠州、江門、肇慶產業園區,下同)三年累計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20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1450億元增長到2400億元,年均增長18%;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14年的19.1%提高到30%,園區及其帶動產業集聚發展項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

          2015-2017年分年度目標

            ——2015年,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新引進10個以上投資額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龍頭項目,實現裝備制造業投資1200億元,實現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2700億元左右。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5600億元;新增1家以上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集成電路企業;新建設1-2個新型顯示重大項目?;洊|西北產業園區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25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00億元,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3%。

            ——2016年,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新引進10個以上投資額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龍頭項目,實現裝備制造業投資1500億元,實現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3200億元左右。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100億元;新增2家以上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集成電路企業?;洊|西北產業園區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40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00億元,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6%。

            ——2017年,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新引進10個以上投資額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龍頭項目,實現裝備制造業投資1800億元,實現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3800億元左右。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700億元;新增2家以上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集成電路企業;基本形成關鍵器件自主配套的完善產業鏈?;洊|西北產業園區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550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00億元,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0%。

            

          2.重點任務。

            ——開展專項招商。落實珠江西岸政府招商引資主體責任,舉辦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對接活動,主動招商,精準招商,重點引進一批帶動性強的先進裝備制造龍頭項目和一批“高、精、?!碑a業鏈配套項目,形成較完善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配套體系。發揮珠江東岸現有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優勢,重點引進建設一批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龍頭項目。引導粵東西北產業園區依托資源、市場、鄉賢等優勢,發揮珠三角地區共建作用,圍繞園區產業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商務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以珠江西岸“六市一區”政府為主體,逐項跟蹤落實珠江西岸新引進的先進裝備制造重大項目,協調解決制約項目落地建設的各類問題,推動已簽約項目盡快落地建設、早日投產。推動珠江東岸用足用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等國家和省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共同投入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對粵東西北產業園區優質項目立項、用地、環評等工作加強指導,支持園區優質項目加快落地、加快建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鼓勵和支持珠江西岸“六市一區”根據各自產業發展基礎,規劃建設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區,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配套建設,依托先進裝備制造龍頭項目,引導相關產業鏈配套項目集聚發展。圍繞珠江東岸平板顯示、集成電路芯片等重大項目,進一步拓展芯片設計、裝備、模組制造及下游終端和應用開發產業鏈,打造平板顯示、集成電路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粵東西北產業園區完善規劃,依托龍頭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吸引配套項目集聚,打造一批空間布局合理、主導產業突出的專業園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ㄆ撸┩苿又圃鞓I智能化,拓展工業轉型升級新路徑。

            1.工作目標。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0個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形成4個產值規模超100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建成2個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基地,機器人制造及相關智能裝備總產值從2014年的300億元提高到6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6%;三年累計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

          2015-2017年分年度目標

            ——2015年,推動6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年產值超億元的智能制造骨干企業達60家,其中機器人制造及系統集成骨干企業8家,形成2個產值規模超100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全省機器人制造及相關智能裝備總產值達380億元。
            ——2016年,推動6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年產值超億元的智能制造骨干企業達80家,其中機器人制造及系統集成骨干企業15家,形成3個產值規模超100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全省機器人制造及相關智能裝備總產值達480億元。
            ——2017年,推動7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年產值超億元的智能制造企業達到100家,其中機器人制造及系統集成骨干企業20家,形成4個產值規模超100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全省機器人制造及相關智能裝備總產值達600億元以上。

          2.重點任務。

            ——打造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制定實施《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和機器人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加快突破以機器人為重點的智能制造核心關鍵技術,重點支持機器人本體、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應用,打造完整的機器人制造產業鏈,建成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業基地。支持智能制造裝備與自動化控制系統、重大智能成套裝備、高端大型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及基礎部件項目建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實施“機器換人”計劃。以汽車和摩托車制造、家電、五金、電子信息、紡織服裝、民爆、建材等行業為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示范應用。選擇我省優勢產業的龍頭骨干企業開展智能工廠培育建設試點,鼓勵企業使用大型控制系統、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裝配線等智能化制造裝備,推進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建設自動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發展智能制造服務業新業態和智能產品。支持智能制造裝備企業積極向產品設計、工程承包、遠程故障診斷、第三方維修維護、協同制造、再制造等多元化、服務化方向發展。推動智能制造裝備企業開展一體化增值服務,由產品制造型向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工程總包、全程服務型企業轉變。推進智能家電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產品的研發與制造。(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ò耍┩七M工業綠色發展,形成工業轉型升級新模式。

            1.工作目標。
            至2017年末,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下降9%,累計實現電機能效提升1000萬千瓦,節能環保產業實現增加值從2014年的330億元提高到450億元,年均增長10%。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降耗、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任務,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目標范圍內。

          2015-2017年分年度目標

            ——2015年,實現電機能效提升630萬千瓦。推動20個左右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推動500家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達370億元。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2016年,實現電機能效提升200萬千瓦。推動15個左右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推動500家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達400億元。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進度目標。
            ——2017年,實現電機能效提升170萬千瓦。推動15個左右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推動500家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省市企業三級能源管理中心平臺建設基本完成,實現地市區域平臺全覆蓋。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達450億元。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進度目標。

            2.重點任務。

            ——扎實推進工業節能減排。嚴格落實節能問責制度,定期發布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按期完成電機能效提升和注塑機節能改造任務。加快推進省市企業三級能源管理中心平臺建設。推進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開展重點行業企業能效對標。加強工業節水工作,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全省有用熱需求的工業園區和珠三角地區有用熱需求的產業集聚區全部實現集中供熱。全面推動工業鍋爐污染整治,強化電廠、水泥、鋼鐵等重點行業的脫硫脫硝運行管理和石油煉制、化工等重點行業有機廢氣排放的綜合治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水利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和清潔生產。推動一批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創建1-2個國家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推動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重點推進鋼鐵、建材、化工、石化、有色金屬等五大行業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繼續深化粵港清潔生產合作,逐步擴大“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企業規模。(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通過國家項目扶持、建設產業基地、開展項目對接等方式,培育一批“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等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培育一批資源綜合利用龍頭企業。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設備(產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商務廳,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加快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完善落后和過剩產能市場化退出機制,強化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約束機制,綜合運用差別電價、補助資金、準入條件、行業標準等政策措施,促進落后和過剩產能加快退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環境保護廳、金融辦、廣東銀監局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三、保障措施

           ?。ň牛┥罨w制機制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取消行政審批事項、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深化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認真實施企業投資負面清單、審批程序標準化清單和政府監督管理清單,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促進民間資本投入工業領域。落實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善國有企業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增強國有工業企業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支持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和創造力。(省發展改革委、編辦、經濟和信息化委、國資委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ㄊI造工業創新發展環境。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粵發〔2014〕12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粵府〔2015〕1號),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和工業領域科技創新投入機制,支持工業企業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創新能力。加大政府采購對自主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優化科技創新投融資環境。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發揮知識產權法院作用,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省科技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ㄊ唬┘涌熘卮蠊I項目建設。減少審批環節,開辟綠色通道,在工業企業投資建設重大項目審批立項、環境評估、資金籌措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將符合條件的工業重大項目優先納入省重點項目。積極保障工業企業用地,探索建立工業用地供應服務平臺,建立工業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三舊”改造涉及的規劃管控、收益分配、稅收優惠、糾紛調處、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各地在省下達的用地計劃指標中優先支持優質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和先進裝備制造業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用地。(省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ㄊ┌l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2015-2017年,省財政統籌安排516億元,集中支持工業轉型升級。一是安排技術改造資金168億元,其中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75億元、事后獎補資金93億元,支持工業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二是安排財政資金143億元、減免稅費及事后獎補等107億元,合計約250億元,支持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三是安排設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30億元,支持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四是安排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專項資金約68億元,支持省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聚發展、招商選資、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園區增效提質。通過基金、股權投資、貼息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進一步激活現有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的帶動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工業轉型升級攻堅行動。(省財政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商務廳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ㄊ┘訌娊鹑谛刨J支持。鼓勵省內銀行業及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審批效率,以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為前提,對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智能制造等領域重大項目優先給予信貸支持,并在貸款額度、貸款期限及貸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傾斜。鼓勵金融資本、風投資金及民間資本集中投向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制定出臺專項政策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省金融辦、人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ㄊ模娀I人才支撐。統籌并制定實施高效靈活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和保障政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實施“南粵百杰培養工程”、“博士后培養工程”等重大人才項目,實施“廣東省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重點支持工業領域高層次人才、緊缺型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實用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搭建協同育人平臺,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發揮工業企業辦學主體作用,健全工業企業參與制度,聯合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等部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

            四、工作要求

           ?。ㄊ澹┘訌娊M織領導。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建立實施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行動計劃的實施,省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加強配合。各市要建立相應的協調工作機制,加強工作統籌安排。

           ?。ㄊ┞鋵嵞繕巳蝿?。省將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2015年度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見附件2)。2016、2017年度目標,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會同有關部門于當年2月底前分解落實到各地。各地要將工業轉型升級工作納入政府工作重點,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任務,確保落實到位。

           ?。ㄊ撸╅_展跟蹤服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各地要建立健全重大工業項目動態跟蹤機制,切實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每年6月底、12月底前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報送項目建設和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ㄊ耍娀讲榭己?。省政府定期組織對各地、各部門落實行動計劃的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制定行動計劃的重點考核指標,分別納入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和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評估考核體系。對完成重點考核指標較好的地市予以通報表揚,對未完成年度重點考核指標且排名靠后的地市由省政府領導約談市政府領導。

            附件:1.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目標總表

               2.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2015年度目標分解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深圳南山區南山大道1088號南園楓葉大廈11j

          0755-89969287

          粵ICP備13013459號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外觀設計,深圳工業設計公司,深圳工業設計,深圳艾德方工業產品設計公司

          日韩人妻少妇性无码系列…_亚洲黄片视频大全_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乐享_国产一级毛片大陆片看看
            <small id="jmsoa"></small>
            1. <i id="jmsoa"></i>